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四平保卫战双方伤亡_四平保卫战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四战四平的介绍2.四平保卫战的背景3.59年陈明仁将军带枪参会,贺龙对说:你去把他的枪收了4.左叶的四平保卫战5.战争史上有很多战役,是充满了惊险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哪一场?有啊!你如说课本那没有!四平保卫战持续月余,民主联军以损失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此战是党中央从全国的战略出发,为配合谈判斗争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在这次作战中,我军推迟了敌人的北进计划,对巩

1.四战四平的介绍

2.四平保卫战的背景

3.59年陈明仁将军带枪参会,贺龙对说:你去把他的枪收了

4.左叶的四平保卫战

5.战争史上有很多战役,是充满了惊险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哪一场?

四平保卫战双方伤亡_四平保卫战

有啊!你如说课本那没有!

四平保卫战持续月余,民主联军以损失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此战是党中央从全国的战略出发,为配合谈判斗争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在这次作战中,我军推迟了敌人的北进计划,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党中央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后又指出:“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而国民党军4月2日占领四平街的原计划被迫推迟47天。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史政局编的《绥靖第一年重要战役提要》关于“进攻四平街作战检讨”中说:“虽获得四平最后决战之胜利,然已迁延两月以上之时间,使敌得从容脱离战场,未能将敌主力彻底击破,贻尔后东北剿共军事以无穷之后患”。

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在期间,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

死守四平的根本目的是守住整个东北。

四战四平的介绍

1、迟滞了国*军向北满解*放区的大举进攻,配合了停战谈判。

2、此战是从全国的战略出发,为配合谈判斗争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在这次作战中,我军推迟了敌人的北进计划,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表现了我部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3、四平保卫战发生于解*放*战争初期,是东北MIN主联军在吉林省四平街地区抗击国*军进攻的防御战役。四平保卫战历时月余,东北MIN主联军以8000余人的伤亡,歼国*军 1万余人。

四平保卫战的背景

四战四平是东北期间,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的四次作战。第一次作战为四平解放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为了夺取战略要地四平,同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斗。第二次作战为四平保卫战,是国民党新一军全面进攻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奋起还击,打响的四平城区保卫战。第三次作战为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决战于四平外围的战斗。第四次作战为四平收复战,是东北人民解放军集中力量肃清四平国民党守军的战斗。在四平四次作战中,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四平各次作战的得失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着国共在东北的全局性战略得失,因此,双方不惜投入精兵良将,鼎力相夺,攻守进退,互有胜负。四平几易其手。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之战中,以总计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余人,最终掌控了战略要地四平。

59年陈明仁将军带枪参会,贺龙对说:你去把他的枪收了

1945年9月9日,日本正式投降。10月30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国军统帅,并陆续调来经过对日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及其它国军精锐进军东北,这些国军大部分美式装备,经过美军训练。31日,来到东北的中共部队和当地的东北抗日联军等整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后称东北民主联军),已经6年半没带过兵的林彪任司令。

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总之,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 高岗说:“‘勾子(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11月21日,林彪表示“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但毛坚持“死守四平,寸土必争”“化四平为马德里”,林回电表示执行中央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

左叶的四平保卫战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这是一次全国瞩目的隆重会议,安保自然也是按照最高规格制定。

警卫人员本以为万无一失,但会议还未开始便出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情况, 竟然有位将军带着枪就来了。

那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久经沙场的将军们基本养成了枪不离身的习惯。

虽然有明文规定参会者不准带枪,但一时半会儿这些老将们还改不过来,枪对于他们来说是直接和身上这条命挂钩的。

所以为了照顾老将们的习惯, 在明文规定之外也有一个补充说明:如果实在带了枪,则需要在入会前上交到秘书处代为保管。

如果是其他将军,警卫人员只需要上前说明情况,请他把枪交到秘书处去,会议结束后再返还就行了。

可这次携枪入会的将军偏偏是陈明仁,一位十分特殊的开国上将。

大会秘书长把此事告诉给了贺龙,希望由他出面让陈明仁解下配枪,但即便是贺龙,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感到棘手。

思来想去,贺龙最后叫来了军中后辈:“ 你去把他的枪收了。”

陈明仁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说陈明仁特殊,一点也不夸张。

在时期,作为国民党不可多得的一名悍将, 陈明仁一度和解放军敌对过,而且让林彪带领的部队吃过一次大亏。

陈明仁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明仁在桂南会战、昆仑关大捷、滇西缅北等战斗中表现出优异的作战才能。

1945年率领71军攻打回龙山时,陈明仁更是歼灭大量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他后来随身佩戴的那把手枪,就是蒋介石因为他在此次战役中立下大功特意赠送的,是一把德国制造的镀金手枪。

此次战役让陈明仁获得了抗日名将的称号,威名远扬。

连毛泽东都对陈明仁回龙山一战称赞连连。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的确是战力强大的友军。

可等到了期间,陈明仁在东北战场与我军相遇,他作为国民党一方,那就成了我军劲敌。

曾盛赞过陈明仁的毛泽东也一再告诫我军将领不可轻敌。

陈明仁与解放军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战要属四平保卫战。

他在劣势情况下,大败林彪率领的部队,说是一次军事奇迹也不为过。

1947年6月,林彪带领9万多人的兵力围攻四平。

只要打下四平,便能割裂沈阳、长春、吉林等中心城市,最后再一举解放整个东北。

对于国共双方来说,这一战都至关重要。

这时 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将领便是陈明仁 ,他手上只有1.7万国民党军。

而“ 四平保卫战” 早在1946年4月就已经打响,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解放军已经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林彪作为一代名帅,打起仗来谨慎小心,必然是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发起的进攻。

按照他的预计,这次四平攻坚战三五天便可拿下。然而, 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了预料。

面临这种似乎必败的局势, 作为守城将领,陈明仁却有着死战不退的决心。

他命人把棺材直接抬进指挥部,遗嘱也已经写好,做好死守的准备。

而且陈明仁不仅视死如归,在守城战上还非常有谋略。

他在林彪率兵围城时,知道自己这方兵力不足,当即便下了命令,征用四平城内所有政府人员,人手一把枪,都去战场。

但这些人并不是正规军人,很容易在战场上崩溃。

陈明仁 为了防止刚刚组织起来的杂兵部队溃散,在每条防线又设置了督战队,只要有谁后退立马射杀。

他还在防线内安排老兵和杂兵一起驻守,老兵可以起到监督杂兵的作用。

就是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后退者死的强硬手腕,陈明仁简直化腐朽为神奇,把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在四平足足守了19天,还对解放军造成了一万多人的伤亡。

林彪久攻不下,而国民党军的大部队正在赶往四平外围,再不走就可能被包成饺子吃下。

1947年6月30日,林彪只得下令撤出四平,四平攻坚战失败。

这次失败不仅给林彪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也给势头正好的解放军来了迎头一击。

四平战役,陈明仁一战封神。

蒋介石对这次胜利非常高兴,特意让人办了一个几十万人夹道欢迎的“祝捷大会”。

蒋介石觉得陈明仁不仅守住了四平,他的事迹还能鼓舞全国的国民党军。

还给陈明仁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升他为第七兵团司令。

看到这里大家就会产生疑问了, 既然蒋介石这么重视陈明仁,而陈明仁看上去也对蒋介石忠心耿耿,那陈明仁为何又会在后来向***投诚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蒋介石实在是个气量狭隘之人,陈明仁终于看清楚了他的为人。

在四平战役之前,蒋介石就不问青红皂白三次对陈明仁发怒。

陈明仁也是个倔脾气,一次直接把肩章摔到地上,当场和蒋介石吵起来: “我这个中将不当了,你要怎么办就这么办!”

因为这些顶撞,陈明仁虽然屡立战功,却颇有“李广难封”之感,一直得不到升迁。

这一次,陈明仁打了大胜仗,得到了蒋介石亲自承诺的封赏,他以为这下总该熬出头了吧。

可陈明仁完全没想到,他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才过去几天,蒋介石就给心腹也就是参谋总长陈诚发了电报,让他彻查陈明仁。

理由是陈明仁在守四平时,用美国援助的粮食来构筑工事。

又说他拆了很多民居当作防御材料,有“扰民”之罪。

因为陈明仁实在不是一个听话的手下,对蒋介石多有冒犯,而且他又得罪了陈诚,加上蒋介石要讨好美国人,所以这次升迁蒋介石出尔反尔,把立下大功的陈明仁打发去了南京,给了他一个中将参军的闲职。

第二个原因,1949年陈明仁在家乡湖南任职,当解放军横渡长江时,陈明仁希望湖南能避免战火。

那个时候,陈明仁已经被重新启用,拥兵8万人,驻扎在湖南,统领湖南湖北两个地区。

但时间已经来到1949年,全国解放已经是大势所趋。

陈明仁曾经以死报国,但结果却毫无意义。

这一次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带头发表湖南“和平起义通电”,8万国民党军一枪未发,并入解放军部队。

湖南丝毫未受战火损毁便解放了,在当时非常难得,这是陈明仁的巨大贡献。

陈明仁虽然起义了,但也一直担心***不能宽恕四平那一战。

1949年9月7日,陈明仁和程潜作为特邀代表,抵达北平参加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没想到毛泽东亲自到火车站接他们。

这次见面,毛泽东还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陈明仁这才有了机会对主席说道: “四平街我打得太狠了,我有罪。”

毛泽东笑着让陈明仁放下心理包袱: “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

毛泽东的宽厚仁慈让陈明仁十分感慨,这是他为蒋介石卖命大半生从未体会过的。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明仁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虽然陈明仁是国民党部队出身,但毛泽东却非常看重他。

在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明仁不仅被封为开国上将,毛泽东还提议他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陈明仁投诚后,一直受到***的重视。

1959年, 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陈明仁就被选为解放军军队代表参会。

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把随身携带配枪的习惯改过来,带着蒋介石赠送给他的那把枪就到了人民大会堂。

负责这次大会的秘书长彭真得到消息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陈明仁曾是国民党的中将,也是国民党军队的兵团司令,在后期才加入的***阵营,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让蒋介石曾经的直系部下交枪,一旦处理不好,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便极有可能一下复杂起来。

无奈之下,彭真找到贺龙元帅。

贺龙军衔比陈明仁高,而且在这次大会上,他是解放军代表团团长,陈明仁是团员。

理论上,贺龙出面是可以直接命令陈明仁把枪交出来的。

但贺龙却不能这么做。

这种情况下,下这样的命令不仅小题大做,而且太容易引起误会。

思考了半天, 贺龙最后想到了。

虽然年纪轻,但能力很强,而且浓眉大眼的,在部队里属于讨人喜欢的后辈。

由他去找陈明仁的话,首先便不会引起反感。

而也确实把这件事办得很漂亮。

他想了一番措辞,很有礼貌地对陈明仁说道: “陈军长,我想向您报告点什么。昨天秘书收到了请求。代表如携带武器,应在会议期间由大会统一保管。您看您带了吗?”

这番话,一来并未直言他是来收枪的,只是出于提醒。

二来也向陈明仁表明了所有人都不会带枪入会,并不是针对他。

所以陈明仁听了之后,并没有一丝不快,反而十分爽快地把枪拿出来,对面前的小辈说道: “我这里有枪。给你。”

这个交枪的难题便这样巧妙地化解开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曾经的国军战神陈明仁,现在已经是忠诚的解放军将军。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陈明仁顺应了时势,所以他成了促进全国解放的英雄人物。

而在那场会议上表现不俗的年轻人,也在军队中不断展现自己的能力,后来成为了共和国国防部长,功绩不凡。

战争史上有很多战役,是充满了惊险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哪一场?

抗战胜利后,他率少量干部去东北,担任民主联军辽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时是四平城防副司令。后任第三纵队第八旅旅长、第八师师长。

1946年4月组织四平保卫战时,林彪与拟任四平卫戍司令员的左叶进行了彻夜长谈,了解其对防守四平的想法。左叶讲就汤下面,守备作战仍以马仁兴的城防司令部为主,任其为主管作战的副司令员。他结合冀中抗战经验,发展了董振堂防守作战思想,带领部队在城外前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即三角连环的“梅花工事”。这种工事使每个火力点无论进退都有两翼的火力支撑,让全部美械的新一军无论怎样突击始终没有越过防线一步。战斗中他动员组织日侨参与后勤保障,并枪毙了两名丢失阵地、骚扰日侨的基层干部,有效提高了部队作战能力。稳固的工事也给前来考察的苏军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新六军突破了四平防线的侧翼阵地,有迂回后路合围的危险,民主联军才撤出四平城。四平保卫战后,左叶在八师师长的任上参加了四保临江。

只要是战争,就充满危险,何况战役级别的大战。

远的不说,就来说一下发生在时期东北战场上的一场大战——四平保卫战。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进军东北的伟大号令,10万大军、3万名干部从陆路、海上分批次进入东北。而国民党军队也没闲着,他们利用海、陆、空的优势,调兵遣将进入东北。至1946年3月下旬,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已有6个正规军,外加地方保安部队,总兵力达到了31万。

3月27日,兵强马壮,志得意满的国民党东北保安总司令杜聿明,公然不顾国共停战协议,向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了全面进攻,东北地区战火重燃。至此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关内小打,关外大打。

针对蒋军以沈阳为依托,向南进攻本溪,向北进攻四平的态势,东北民主联军决心与敌人针锋相对,血战到底。为此东总调集1、2、3师及7纵在四平以南阻击、迟滞蒋军新1军、71军对四平方向的正面进攻,同时命令辽东军区组织3纵、4纵、保7旅抗击本溪方向的入侵之敌。

当时民主联军虽然比国民党军早一步进入东北,但由于兵力分散,只着重占领大、中城市,没能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外加国民党委任的土匪、散兵游勇多如牛毛,破坏力极大,致使我军兵源、粮秣补充十分困难。从当时黄克诚大将给中央的电报中,我们便可看出事态的严重性。

三师及杨、梁等师,干部均感没有根据地,非肃清土匪无法解决目前困难,亦不可能生存发展,但迄今仍未划固定地区,向林总商讨,林孤掌难鸣,向东北局建议,则从不回电,对目前既不确定持久方针,又无救急办法,使情势无论上下均感惶惑,且有人提及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

毛泽东主席在接连收到黄克诚等人的电报后,了解到了东北的实际情况,从而放弃了原本制定的“一战而解决问题”的作战思想,给东北局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电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这才有了“放开大道,占领两厢”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思想。

时间紧迫,正在东北局及东北民主联军贯彻执行主席指示之时,四平与本溪保卫战同时打响。

经过十几天的阻击、迟滞作战,民主联军将防御战线放到了昌图以北,四平街以南地区,战争一时处于胶着状态。

1946年4月底,蒋介石不顾军调处的临时停战协议,又增调新6军等5个师,共集中了11个师的精锐,向四平再次发起猛攻。

为了防止国民党军进攻北满解放区,同时有利于东北的和平谈判,毛主席决定“化四平街为马德里”,在四平街打几个胜仗,以确保我军在东北的胜利果实。

为此中央、东北局电令林彪增加四平防御力量,争取在四平方向给予国民党军更大杀伤,阻止其北进的企图。于是林彪不得已从南满战场上抽调3纵、保7旅,从北满抽调359旅,打了一场“添油战”。

又经半月的激战,国民党军从三面向四平呈进攻包围态势,同时地处南满的本溪保卫战,由于3纵、保7旅的调离,致使兵力空虚,本溪失守,4纵不得不撤出战斗。进攻南满的国民党军调头北上支援四平,四平局势岌岌可危。

在这紧要关头,林彪先斩后奏,毅然决定从四平撤出,历时50多天的四平保卫战宣告结束。此战我军伤亡8000多人,蒋军伤亡6000余人。

四平保卫战,我军虽然失利,并退守松花以北。但保存了实力,为发展和巩固北满根据地赢得了时间。通过剿匪反霸,分田到户,北满根据地的青壮年踊跃参军。同年底,经过休整,补充的东北民主联军,旋即对国民党军发动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系列战役,歼灭蒋军4万余人,迫使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入全面防御。

因此,四平保卫战在东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经过此战,东北民主联军放弃了过去被动防御,和敌人拼消耗的战法,转入积极主动的运动战战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率先在东北战场一举扭转了不利的战局,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以后,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进入关内,支援平津战场,令华北傅作义集团闻风丧胆,从而促使了北平和平解放,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