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七台河天气预警_七台河天气预报2345

tamoadmin 2024-12-22 人已围观

简介7.1.1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的法规建设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其他多种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为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了对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进行管理在内的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自1995年开始出现。至1999年,已有18个省(区、市)颁布了21项法规条例,至2004年即已有29个省(区、市)颁布了40余项法规、

七台河天气预警_七台河天气预报2345

7.1.1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的法规建设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其他多种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为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了对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进行管理在内的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自1995年开始出现。至1999年,已有18个省(区、市)颁布了21项法规条例,至2004年即已有29个省(区、市)颁布了40余项法规、条列(附录2)。

在全国各地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的基础上,2001年5月国土部发布了《“十五”国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2001年5月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001年10月国土部完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并于2002年1月由院批复,2002年2月下发湖北省和重庆市国土部门落实。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全国性法规,2003年11月院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附录2)。在上述全国性法规、规划的指导下,目前“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程、规范正在编制之中。这些法规、条例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和地质环境管理、保护工作。

7.1.2 监测网络与机构建设

(1)专业监测机构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2年9月,全国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及队伍状况如表7.1所示。由该表可知,我国现有: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中心1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31个,地(市)级地质环境监测站220个,其中直属分站138个,代管分站131个,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49个(重庆40个,四川7个,福建2个)。上述机构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职职工126人(包括三峡中心),省地级地质环境监测队伍在职人数3349人。合计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专业队伍在职人数3349人。这样一支队伍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勘查、监测和预报预警的科研体系,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环境的保护和依法行政提供了组织保障。

表7.1 全国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及队伍状况

续表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虽然省(区、市)级和地(市)级两级国土主管部门承担起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职能,但多数地(市)级国土局没有专门的科室,县级以下机构很不健全,体制还没有理顺。与此同时,在水利、铁路、公路和城建等部门也还没有设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指挥系统。国土部门原有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是在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部分省(区)的公益性监测工作仍由企业性质的地勘单位承担,与行政管理脱节,难以满足和社会的需要。

(2)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状况参见表7.2。截至2003年,全国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县(市)达到545个,面积200万km2,共调查出灾害隐患点7万余处,建立了群测群防点4万多处;湖南、广西、四川、宁夏、青海、新疆开展专业监测与巡测的灾害点120余处。

三峡库区20个市(区、县)已成立17个地质环境监测站,建立了秭归-巴东段(50km)地质灾害GPS监测网并投入监测运行。该网包括国家级控制网(A级)、基准网(B级)、滑坡监测(C级)GPS监测网,对12个单体滑坡进行监测,共建有59个GPS监测点。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地面塌陷监测网控制面积10km2,设地面塌陷监测点58个,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起到了示范作用。

2)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上海市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较为完善的、由基岩标、分层标、GPS观测点、地面水准点和地下水监测孔等构成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外,江苏的苏锡常地区2002年也在个别地区建立了分层标,其他地区尚属空白。环渤海地区只有天津市在城区建立了7组分层标,而且多建于1985年以前。北京市的3组基岩标和分层标正在建设之中。西安设立了部分地裂缝监测点,宁波初步建成了地面沉降监测网。目前开始实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的主要地区为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和部分大中城市。全国地面沉降监测现状参见表7.2的有关内容。

3)区域性群测群防体系尚未建成。群众对地质灾害缺乏预防知识,基层主管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的监测网络不健全,全国大部分县(市)还没有建立。目前仅是开展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539个县(市)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地质灾害监测尚未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资金保证程度差,缺乏完善的救灾防灾系统。因此,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加强立法工作,强化地质环境管理,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指导各县(市)编制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防灾减灾是非常必要的。

4)监测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地方各级尚未建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渠道,仅靠国家补助的部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开展工作。每年的监测经费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监测工作,监测工作日益萎缩,设备陈旧老化、设施破损严重,影响监测成果质量,难以满足准确快速实时监测的要求。

表7.2 全国地质灾害监测状况

7.1.3 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的数据库软件,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基本实现了991年以后地下水监测数据和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入库管理,部分省(区)还建立了图形库、文档库、监测点档案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四川省开展了地质灾害预报信息随同天气预报播出的试点工作。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现状如表7.3所示。

表7.3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现状

在网络建设方面,只有少数省(区、市)实现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河北、青海、海南等)和内部局域网建设,多数省区通过拨号上网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传输数据。目前,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开发利用还很不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基本上没有向社会和公众开放。这些情况表明,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信息传输与处理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1.宁夏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宁夏气象台首次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预计19日白天,吴忠、固原市部分地区将会出现道路结冰现象,提醒去两地的车辆注意交通安全。据宁夏气象台气象专家介绍,预计19日白天全区大部分地区仍有小雪,其中吴忠、中卫、固原3市的局部地区有中雪,川区大部分地区仍将被薄雾笼罩。20日是24节气的大寒,全区降雪将结束。预计21日全区气温将有所下降,在-10℃至-12℃之间。

2.山西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山西省气象台24日8时40分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受较强降雪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未来12小时内将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24日夜间,全省阴天转多云,北部局部、中南部部分地区有小雪。25日,降雪结束,全省天气转晴,但北中部会有5到6级短时西北风。气象专家提醒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

3.甘肃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据甘肃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许东蓓介绍,2008年11月26日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继续保持降雨雪天气,部分道路仍在结冰,甘肃省气象局在26日下午17时发布了第四次道路结冰**预警信号。许东蓓介绍说,甘肃省气象局已经分别在24日上午10时、下午16时30分,25日下午17时30分三次发布“甘肃省道路结冰**预警信号”。今天已经是甘肃省气象局第四次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许东蓓提醒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应对准备,请车辆驾驶人员注意路况,安全行驶。

3.宜昌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湖北宜昌市气象局 2008年1月30日06时30分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已经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影响,请注意防范。防御指南: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2、驾驶人员应注意路况,安全行驶;3、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

4.山东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全省将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5.临桂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临桂县气象局2008年1月29日08 时19分更新道路结冰**预警信号:临桂县路表温度低于0℃,降水虽停,但路表温度低,12小时内仍有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306省道、321国道临桂段有冰冻。通往山区的县道、乡道均有冰冻。防御指南: 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3.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

6.河北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河北省气象台2006年12月30日05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降雪,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可能会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现象。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驾驶人员应减速慢行,保障交通安全。

7.黑龙江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黑龙江省气象台20日5时30分发布暴雪**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预警信号。该预警信号表明:未来12小时,黑龙江省牡丹江东部、七台河、鸡西、鹤岗、佳木斯、双鸭山等地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气象部门提醒,降雪将对交通、秋收及蔬菜大棚有影响,请有关部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