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山东短期天气预报未来三天_山东气象局短期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07-29 人已围观
简介1.什么是天气预报?2.李泽椿的科技成就“紧扣‘蓝色经济’需求开展海洋气象服务,是山东气象事业当前乃至相当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中国气象局将山东省气象局纳入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试点工作单位。三载砺剑,初露锋芒,山东气象人为试点工作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海洋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和集约化业务流程初步建立;规范化、集约化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模式基本形成;专业化海洋预报队伍日益成熟;海洋气象科
1.什么是天气预报?
2.李泽椿的科技成就
“紧扣‘蓝色经济’需求开展海洋气象服务,是山东气象事业当前乃至相当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中国气象局将山东省气象局纳入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试点工作单位。三载砺剑,初露锋芒,山东气象人为试点工作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海洋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和集约化业务流程初步建立;规范化、集约化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模式基本形成;专业化海洋预报队伍日益成熟;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海洋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登高望远,紧扣需求顶层设计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面对新需求,修正与创新海洋气象预报业务顶层设计尤其关键。“针对新需求,根据沿岸海区、沿海海区气象条件及海洋运输、生产现状,重新精细化划分海区,对确保海洋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处处长李振海说。目前,山东省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依照天气气候特点和常用地理区划,并结合沿海、沿岸海区实际,将责任海区精细海区划分5个沿岸海区。其中渤海南部海区服务需求涉及海上石油生产、海洋渔业、海养殖业等多种海洋经济活动。将山东海岸线10公里以内的沿海海域精细划分为12个沿海海区,海洋气象服务对象主要为港口、海养殖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设等行业。 记者了解到,山东海洋气象服务海区划分中还涉及省内海上航线。在山东省海洋气象台,记者看到烟台-大连、蓬莱-旅顺、威海-大连等4条重要航线均在山东责任海区中。 山东海洋气象业务合理分工布局和集约化发展更是山东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试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李春虎表示,在顶层设计中,山东省气象局突出优化省-市-县海洋气象业务岗位设置、健全岗位职责和海洋气象预报队伍建设,并将其作为“三驾马车”驱动全局。2009年,山东省气象台设立海洋预报科,落实6人编制。同年,山东7个沿海市气象部门全部成子产市级海洋气象台。青岛、烟台设立专职海洋预报员,日照、潍坊、威海、滨州、东营市海洋气象业务由市气象台承担,设立海洋气象预报专业岗位1-2人。县级(沿海)突出预报服务岗位一体化原则,有效开展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省-市-县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机构建设的同时,山东气象部门进一步明确海洋气象业务职责,结合责任海区的精细划分,使气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海洋气象预报业务顺利运行。集约规范,创新预报流程产品 “规范的业务流程可以提升服务效率,丰富的预报产品可以提高服务成效。”山东气象部门在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探索过程中依靠集体智慧,形成了上下互动, 国家省级技术优势和地市级经验的有机结合的预报业务流程。 李振海介绍,5个近海海区预报直接应用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产品。12个省内责任沿岸海区及航线预报则进一步规范流程。例如,5个沿岸海区预报由省海洋气象台负责制作,产品传至山东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实现省内共享。服务单位可调用预报产品直接对外服务。12个沿海海区预报则取省级指导、市级订正、统一发布的原则。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烟台、威海沿海地市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优势,将省内航线预报由烟台市气象台牵头制作指导预报,订正后的预报产品上传至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实现全省共享。 记者了解到,山东气象部门还加强海洋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当预计24小时内责任海区将出现6级及以上大风时发布大风警报,12小时内责任海区将出现8级以上大风时发布大风**预警信号,10级以上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12级以上发布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预计预报海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1km的海雾,发布海雾预报;监测到大面积海雾时,参考内陆雾预警信息的发布规则,酌情发布海雾预警信号。 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局减灾处了解到,目前,山东省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已正式对外服务。当发布大风警报、大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和海雾预警信号时,制作《重要天气预报》送省委、省府、省安监局、海事局、海上搜救中心等相关决策部门,开展决策服务;5个近岸海区、12个沿海海区的精细化预报,通过网站对外发布,每天两次通过省卫视、省广播电台对外发布;航行精细化预报主要是沿海气象台通过媒体及网站对外服务,警报或预警信号通过石岛语音广播电台对外发布,覆盖半径为500公里;海区精细化预报和航线精细化预报经过再加工,向航运公司、远洋公司、码头等进行专业海洋气象服务。纵横联合,强化服务科技支撑 强强联手,共享,互利双方。山东气象部门海洋气象业务试点工作走出了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李振海表示,近年来,山东气象积极开展局校合作,省市合作加强海洋气象科技攻关,海洋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自2009年起,山东省海洋气象台研究建立了基于MTSAT卫星黄渤海夜间海雾卫星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了对海雾的24小时连续监测,相关监测产品在全省业务应用。同时,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初步建立了黄渤海历史海雾个例数据库,海雾预报水平得当不断提高。仅2011年就发布海雾预报126次,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和烟台市海洋气象台开展海面风场对比观测实验,解决渤海海峡复杂地形影响下各测站测风的可用性问题,明确了20多个海岛站在不同风向下的误差规律和订正方法,获取10m高度的“标准”风场用于实时业务,为近海海区大风预报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 山东省海洋气象台近年来对冷流暴雪的研究取得突破,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山东近十年大风个例库,并根据地面流场对大风过程进行分型,总结预报指标,完善不同形势下的大风等级预报模型和精细化海区风客观预报系统,海上大风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同时,山东省气象部门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先后引进建立了海雾数值预报系统、风暴潮增水预报系统、海浪数值预报系统并加以改进,为满足海洋专业服务需求提供了支撑。 精益求精,打造一流业务平台 山东海上综合气象观测网建设无论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位居全国前列。依托海洋气象业务平台,山东已建设距海岸50公里以内自动站224个,海岛自动气象站27个,船舶自动气象站15个,沿海与海岛测风塔23座,海上石油平台站4个,沿海与海岛能见度观测站48个,沿海多普勒天气雷达3部,沿海应急移动气象台7个……立体综合海洋气象观测体系已基本建成。 山东省气象台和烟台市气象台还建立了“渤海海峡船舶动态显示与监控系统”,可实现对过往渤海海峡500吨位以上船只的动态跟踪、分类识别和对客滚船舶运行情况及其周围海况、天况等全天候监控。此外,山东还建立了新一代极轨卫星FY-3A、EOS/MODIS接收处理系统,提供分辨率达250米的海温、海雾、海冰等卫星遥感数据。其中,“山东省海洋气象业务平台”集海上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警提示、预报制作、产品共享、天气联防、预报工具使用以及海上船舶动态显示与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省市县海洋气象业务信息共享和上下级业务互动,以及监测、预警和服务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为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监测联防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试点工作的支撑平台,推广到辽宁省局等单位应用。 帆行海上,不进则退,山东气象人鼓足了风帆,对于海洋气象服务,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什么是天气预报?
第一条 为加强对天气预报、警报发布的管理,正确运用天气预报,趋利避害,防止因多渠道发布天气预报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动荡,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是指通过宣传媒介和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如广播、电视、报刊、电话等方式向公众发布的天气预报。第三条 国家对公开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由国家气象局管辖的各级气象台站负责发布。中央气象台及以下各级气象台站分别负责发布我国领域及本台站责任区内的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中央气象台及沿海各级气象台还需分别负责发布所承担的责任海区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第四条 除国家气象局管辖的各级气象台站外,其他组织和个人均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类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第五条 院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或机构,只负责向本部门发布专业天气预报,不承担向社会公开发布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任务。第六条 天气预报工作的重点是做好灾害性天气和重要天气的预报、警报服务。各级气象台站要切实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分析研究,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力求做到预报服务及时、准确,在公开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之前,要及时向当地人民及有关部门报告。第七条 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规定是:长期天气预报指十天以上,中期天气预报指四至十天,短期天气预报指三天以内,其中十二小时以内也称短时天气预报。
国家气象局管辖的各级气象台站制作的短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可对社会公开发布。长期天气预报仅供各级人民、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及有关单位内部参考,一般不作公开发布或报道;若因防灾决策需要必须公开发布或报道时,应该经国家气象局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审定同意。第八条 国家鼓励有关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研究探讨天气预报技术、方法。他们研制预报得出的结论和意见,可向当地气象台站提供或在各级气象台站主持召开的天气预报讨论会和其他专业会上发表,但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公开发布。第九条 各级地方对于气象部门以外的组织或个人所提供的各类天气预报(含长期天气预报),可及时转至当地气象台站,气象台站对其应该认真分析,综合研究,若有重大分岐,必要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向当地报告。各级在安排生产、组织防灾抗灾等重要决策考虑气象因素时,以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警报)、气象情报等气象信息为主要依据。第十条 新闻、宣传等部门在发表具有重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类天气预报的新闻报道前,应该征得有关气象部门的同意。第十一条 对违反上述规定,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且造成较大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国家气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有权予以追究。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气象局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李泽椿的科技成就
天气预报是指通过对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分析和预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一种服务。
天气预报是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来进行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
气象观测站会使用各种气象仪器来测量这些气象要素。例如,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湿度可以通过湿度计来测量,气压可以通过气压计来测量,风向和风速可以通过风向风速仪来测量,降水量可以通过雨量计来测量。
这些观测数据会被传输到气象中心,气象中心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生成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如小时、天、周、月等来进行预报。天气预报是现代气象学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一。
查询预测气象数据步骤一:在首页输入地理信息,自动给出经纬度及所在时区
第二步,选择数据源,预测数据选择德国气象局, 预测数据地理上精度约为0.125度每格
第三步,选择时间,可查询7日内预测数据
第四步,选择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就可以了
第五步,如果需要更多的气象数据,那就可以在“更多属性”里选择“检索属性”
在“六五”期间,按照国家计委气象组的决策建立中国的“短期数值天气预报(1~3天)业务系统”。由中国气象局牵头,中科院大气所、国家教委、北京大学等单位参加,李是技术总负责人,整体设计和参加具体技术工作。建成从资料收集、预处理、客观分析、模式计算、检验、产品形成及分发储存一整套在当时中国最大之一的计算机群上自动化实时业务系统,每天运行产品发到中国,使天气预报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直到90年代初被新系统所代替。1985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延长预报到10天,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天气预报的需要和追赶世界上预报先进水平,国家计委决定立项“国家气象中心扩建工程”(增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自行设计新的计算机系统满足气象计算与通信实时需要,设计能制作10天预报的业务方案和流程。为此国家科委也立项“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作为工程前期科研。参与工程和科研的有国家气象局、国家教委、中科院有关单位及国防科大数百名专家。李泽椿是工程和科研技术组总负责人,行政领导由章基嘉副局长担任。经过8年研究与建设,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异型机局域网系统(及Cray、Cyber、NCl2780等)和预报中期天气的方案与流程及发往中国各地气象台的预报产品,各地气象台以此制作局地的大气预报,其成果方案也是有关科研工作引用的基础。该系统的建成,成为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开展此项业务的国家。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泽椿作为总技术组组长,领导和参与“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研究”,行政领导由马鹤年副局长担任。台风和暴雨是影响中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往往致灾。该项目开展了从大气探测、通信、预报方案、科学外场实验、减灾防灾对策等一系列研究与技术开发。有气象各级有关业务部门、大学、中科院数以百计专家参加。攻关结题后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形成业务能力,如沿海汕头与厦门两部自行研制的多普勒雷达建成后在台风监测中起了很大作用。所建立的台风与暴雨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预报南海台风、东海台风等),提高了中国台风、暴雨的监测与预测能力。这项工作获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鉴于现有计算机能力远远满足不了气象部门的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并行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李承担了中国气象局重点课题“并行计算机在数值预报领域中的作用”,经过5年研究其成果陆续投入业务使用,使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天气业务预报系统,建立在并行计算机的基础上,改进了物理过程和计算精度,大大提高了预报水平。项目被评为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泽椿还从事城市气象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北京市气象预报中,组织协调北京市建立中尺度短时(6-24小时)天气预报系统,提高了北京市城市预报水平,在重大政治活动中(如50周年国庆等)起了很好作用。其研究和技术工作继续深入发展,可以为城市污染预报及奥运期间北京地区天气预报起到更好的支持作用。
李泽椿长期在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第一线从事日常天气预报业务、科研技术开发和预报系统的工程建设。他的工作是既搞科研又搞科研成果并转化成实际业务能力(生产力),是将大气科学有关部分形成工程化的工作。以此来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延长预报时效,给领导部门(院及部委)在经济建设、减灾防灾的决策中提供气象依据,满足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天气预报的需求,给中国各省(市)地的气象台(站)提供制作局地预报的产品,提高中国各地天气预报水平。他指导了一批博士生与硕士生开展研究中国的天气系统运行规律,特别是不同地域和天气形势下的特殊规律,以进一步深入对中国的天气系统的认识与提高中、短期天气预报水平。
以预报员的情怀和科学家的智慧编织未来
作为一名有着数十年预报经验的老预报员,没有谁能和他一样,对未来的天气预报抱有无限美好的期待;而身为一名学术等身的老科技工作者,李泽椿选择超然于丰富的想象力之外,与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相比,他更愿意立足于坚实的“现实”与“严谨”的土壤上,进行有实际依据的展望。于是,他将“未来”的时间范围界定在未来10至20年。 实现更加精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和更加人性化、让公众更为满意的气象服务,不仅是李泽椿所笃信不移的,更是全体气象工作者矢志追求的。 数值预报与天气学预报方法结合的预报体系将仍领风骚,公众满意度指数更能折射预报准确度
放眼未来10到20年,李泽椿认为,天气预报的制作仍将基于数值预报与天气学预报方法结合的预报体系。何为数值预报?简单地说,用计算机数值计算的方式,分析大气动力学、热力学等规律进行预报天气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我们知道,大气运动变化,在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一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预报员将初始数据输入“数学方程”,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运算出未来天气。虽然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百分百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但随着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先进探测仪器和计算机应用时间的增长,以及人类对于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内在机理和规律的掌握,数值预报将渐入佳境,其结果将愈加精确。一是对风、雨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度更高,另一方面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比如,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预报能做到县一级,而到那时,可以进一步细化至乡镇一级。”
未来,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要如何衡量?在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天气预报准确率之外,李泽椿更倾向于以公众——被服务对象的感受作为指标。公众对气象部门的满意度将越来越高,对此,李泽椿乐见其成。 资料融合技术将大显身手,天气预报可能升级至地球环境预测
正所谓“巧妇要为有米之炊”。能否计算出准确的数值预报,及时、准确的观测数据是其核心和前提,用专业术语来表述,便是“大气物理参数的初始场”,也即大气目前的状态,通常有温度、湿度、风场、气压场等物理量。李泽椿预测,10至20年后,随着风云卫星反演资料的增多和准确度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的高原和海洋气象资料可能会被填补,这些资料将为数值预报提供更好的“初始场”。更加令人期待的是,气象资料融合技术的出现,可以将分布在全国的地面站观测要素,连同来自卫星、雷达、GPS、微波辐射仪的各种资料融合成一个整体,在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上大显身手。
据李泽椿介绍,目前,气象部门已经通过探索大气和海洋、和陆面、生态、冰雪等圈层的耦合机制等,在技术上尝试对地球圈的预报。未来,如果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球环境探测站,将气象、水文、生态等观测信息集中起来,在传统气象要素预测的同时,进行水文、辐射、酸雨、污染、沙尘暴、核污染扩散生态要素等大气物理和化学要素观测,将有利于将天气预报内容拓展至地球环境的预测。 计算软实力将不再是“软肋”,预报员作用仍无可替代
计算机是数值预报数学题的解题工具,如今,气象部门已经用上了21万亿次峰值速度的计算机,而百万亿次、千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也陆续投入使用,李泽椿坚信,未来10至20年内,计算机在性能上并不会成为发展天气预报的瓶颈,气象部门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用好”计算机,“计算方式、计算格式以及计算编程并行方式等软实力应当会更为成熟,满足使用计算机的要求。”
当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预报员的作用会不会就此弱化?“不会”,李泽椿肯定地告诉记者,“预报员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只是所需人数多少也许会有变化。”大气本身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其变化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即使是气象部门研究的数值预报模式,也并不能全部反映其规律,尤其是天气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而长期驻守在一线的预报员通过大量的实践,对影响当地天气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清晰,可以逐步深入和细致研究局地物理过程变化的规律,从而不断改进预报模式。 登陆后台风的结构谜题将被破解,未来的防灾减灾更凸显趋利避害
15年8月,在河南驻马店地区,由变性的台风和冷空气相遇形成的“758”大暴雨,给李泽椿的预报生涯留下深刻的印痕。那次过程的降雨量为河南年平均降雨量的两倍,洪水造成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台风为什么在当地停滞不前?热带气旋在陆地上变性以后继而加强的机理在于?那次暴雨所引发的预报难题至今仍困扰着气象工作者。
而这一极端天气带来更为深层的科学问题在于,气象部门对于台风登陆后的结构还不甚了解。即便是现在,热带气旋登陆后的内部资料还相对贫乏。李泽椿希望,依靠卫星反演以及雷达遥感资料的反演,以及新探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这一谜题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
对台风路径与结构的掌握无疑是提高防灾减灾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暴雨量级的预报会因此更加准确,相应的防范措施会更及时、细致和具有针对性。而李泽椿认为,不仅是台风,气象工作者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认识,将逐步深化。同时,同样一个预报结果对不同行业的利弊影响不一,防灾减灾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趋利避害。随着气象部门对各行各业受气象影响的需求日益了解,针对交通、航空、农业、水利等行业的预报服务将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和精细化。 即时、贴身、无缝隙的气象服务将不再是梦,互动服务离不开公众意识的提高
未来总是充满无限可能。能否有一种现代化、高科技的气象服务终端,使公众可以更加及时、便捷地获取天气信息尤其是灾害性天气的信息?李泽椿认为,在气象部门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如此及时、贴身的气象服务在不远的将来,不再是梦。
其实,在这一方面,李泽椿有着亲身体验。他曾在美国的超市购买到一种即时气象信息的终端设备,通过该终端,可以查到全球的一万多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各地的天气实况和预报为公司和家庭个人使用。让他为之一惊的是,这种设备竟然是在中国生产的。李泽椿认为,如果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象数据库作支撑,并形成气象信息数据传递的网络,中国制造出自己的类似这种终端设备的服务体系将为时不远矣。
“当然,我们的天气预报还存在着‘缝隙’,这对于即时天气信息的获取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李泽椿进一步解释说,这一“缝隙”在此处是指0至6小时和10到30天的预报。对于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可以通过雷达和气象卫星做好短时和临近预报,提前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对于防灾减灾至关重要。但是如果要预报6小时以后的正常状态下的天气,就“有待于通过观测系统和预报系统的完善加以实现”。李泽椿尤其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公众的需求会引领服务的发展,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服务,社会各界以及公众应了解气象,提高气象知识化程度,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之各部门的联动与配合愈加协调,方能实现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与公众满意度的“鱼与熊掌兼得”。